信息

90后“大白”战疫场上书写别样青春

2022-05-05 来源:东港信息网 点击量:7488次

“2003年,你们保护90后,2022年,换90后保护你们。”家住元宝区七道街道于家二社区23岁的王昕颖今年刚考上成都医学院研究生,家乡突发疫情,身为党员的她毅然把所学知识变成抗击疫情的武器,成为元宝奋战“疫”线,千千万万名“大白”中的一员。

迅速响应的“志愿者”

90后“大白”战疫场上书写别样青春

在上海疫情突发之时,王昕颖正在准备研究生复试,当看到当地志愿者纷纷逆行奔赴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之时,她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志愿者行列,那次令人难忘的经历在她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一颗志愿服务的种子。4月24日,丹东出现疫情的那个下午,她毫不犹豫地来到社区,自愿成为一名战疫志愿者,紧接着从下午五点开始,为居民登记、答疑解惑、维持秩序,直至凌晨两点多钟,她始终坚守在战疫第一线。

保卫家园的“守门员”

90后“大白”战疫场上书写别样青春

在此后多轮全员核酸检测中,王昕颖每天清晨4点就去社区报道,不仅为核酸检测现场提供服务,还对不了解当前疫情形势及不理解当前静态管控措施的居民进行耐心解答。

她早出晚归的忙碌身影深深感染着正在居家办公的姐姐。工作之余,姐姐也报名加入了战疫服务队,不仅成为药品采购的“快递员”、维持秩序的“安全兵”、出入卡口的“守卫者”,还与妹妹一起每天给600多户居民送抗原检测卡,为社区注入了年轻力量。

不断学习的“进步者”

90后“大白”战疫场上书写别样青春

在医护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王昕颖还主动请缨,力所能及提供一些医护服务。志愿服务期间,她多次跟随医务人员到居民家中为老年人换导尿管、给不方便行动的患者拆线,最重要的是她还学会了采集核酸方法,最多一天采集680个咽拭子。

尽管志愿任务艰巨又繁重,但王昕颖仍恪守学生本分,每天不管工作到多晚、多累,都坚持完成导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英语打卡。

90后“大白”战疫场上书写别样青春

每当被问及“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难道不担心自己会被传染吗?”王昕颖总是坚定地回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在家乡危急时刻发光发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