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东港,从滩涂中崛起的幸福之城

2022-04-23 来源:东港信息网 点击量:5983次

第一个“从无到有”,以沈家门老城区为起点,始于1984年。

由于沈家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稀少的土地空间制约了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这一年,普陀县农林水利局正式编制了关于东港围垦12000亩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东港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普陀山、沈家门、朱家尖旅游金三角中心,完全可以作为沈家门发展的城市建设用地来考虑。

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浙江省政府多次召开舟山东港开发专题会议,1990年确定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滚动发展”的开发思路,作出了围垦滩涂开发东港的重大决策,明确由省、市、区共同投资组建舟山东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东港区域滩涂围垦和城市综合开发,总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围垦面积8平方公里,共分三期完成,相当于沈家门老城区的3倍,并延长沈家门港岸线7公里,扩大港城面积20平方公里。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1991年10月24日,东港开发工程北丁堤试验段开工仪式在东港外山嘴隆重举行,爆响了历史性“第一炮”,这次大爆破也被当时的《浙江日报》称之为“浙江第一炮”,自此东港开发一期工程全面启动。

1993年11月15日,东港获得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浙江省普陀东港经济开发区。同年12月31日,区政府决定成立浙江省普陀东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东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机制。1995年10月31日,市政府出台《浙江省普陀东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办法》,对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性质、权限、职能和职责作出具体规定。1995年12月,两套班子分离,政企分开。2001年 7月,东港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与东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随着1994年8月28日东港隧道正式建成通车,1998年12月30日,全长1200米的连接朱家尖大桥的东港段接线公路完工,以及水利、电力、电信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全面推进,东港从局促一隅变为交通要冲,城市氛围日渐浓厚。从1995年东港首个安居房项目莲花公寓建成,到更多的开发商被东港吸引,建起一个个小区,东港一期解决了“大岛建、小岛迁”和“双转”渔民进城安置问题,有效疏散老城区人口,缓解老城区交通压力。

一期围垦工程始于1992年,至1995年顺堤和南丁堤正式合龙,标志着东港开发一期(2.45平方公里)的围垦工程基本建成。

稳步前行,建设活力新城区

第二个“从无到有”,则是东港“扩容”,进一步围海造地。

一期开发的顺利推进为二期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2004年4月12日,东港二期顺堤工程正式开工。2009年6月,4.2平方公里的垦区回填工程全面完工。实际开发6.3平方公里,其中围海造地4.2 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空间。

其中,2007年12月30日, 东港商务中心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境外500强企业欧尚购物中心在东港落户。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逐渐向东港转移,东港也自此真正“热”了起来。

2008年7月,东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旗下7家子公司联合设立东港投资发展集团,并更名为东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8月,普陀区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再次调整,撤销勾山街道和东港街道,合并成立新的东港街道,设立东港管理处、勾山管理处。东港街道陆域总面积达62.38平方公里(其中12.5平方公里由新城管委会管理),包括葫芦1个有居民海岛、22个无居民海岛。

通过科学围海造地,最大限度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节约集约综合利用,集行政、文化、商业和旅游服务基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东港,成为了全省唯一“不占一分耕地”、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综合性居住区。

2012年之后,随着东港商务中心落成,周边建起了新普陀中学、新普陀医院、普陀大剧院、普陀全民健身中心等。东方铭苑、浙能蓝庭、浙能蓝园等一批楼盘陆续开发,东港住宅建设也进入了“花园式住宅”的全新时期。舟山希尔顿酒店、东港游乐园、区青少年宫、湖滨广场休闲特色街、杉杉·普陀天地等大型公建配套和商业项目建成,国际海岛旅游大会、舟山群岛马拉松、普陀佛茶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既吸引了外来游客,又吸引了本地人群休闲消费,东港人气进一步集聚,城市功能逐步提升。

砥砺奋进,书写发展新篇章

第三个“从无到有”,从大海到山间,建设步伐从未停歇。

2020年,首块茶壶甩山坡地成功出让,标志着东港山坡地开发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东港山坡地紧邻东港城区的低丘缓坡地带,既是东港城市建设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又是本岛与周边群岛空间的转接点,作为东港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独具魅力的生态基底。规划近期可开发面积约375亩,远期可提升至500亩左右,规划建设高端医疗保健中心、养老中心、住宅及主题餐饮休闲区,将成为以生态居住功能为主导,商业、文化、休闲娱乐齐全,山海相连、宜居宜业、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滨海未来社区。

三十而立的东港,独特的地域位置赋予其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实体经济逐步壮大,新兴产业加速聚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带动东港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三十而立的东港,深入对标 “海上花园会客厅”建设目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两手抓,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绘就城乡区域和谐共美新画卷。

三十而立的东港,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服务,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日益提升。

时间为磨,发展为砺。三十年磨砺,东港新城风华正茂,入住人口更加密集,渔农工贸稳步发展,旅游开发形势喜人,社会保障越来越好,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追溯历史,展望未来。围绕建设开放活力美丽的幸福普陀目标,对标打造“自由贸易先行区、海洋产业新高地、海上花园会客厅”发展定位,东港将持续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新城,为幸福普陀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